接觸陳雪的文字源自於國中同學的介紹,她介紹陳雪的代表作品《惡女書》,此後便喜愛上陳雪那既真實又虛幻,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寫作。
陳雪筆下的每位女主角幾乎都帶有瘋狂的因子,然而《陳春天》也是如此,當某些事件與個性不斷出現在作者的書中,或與真實的作者周遭環境描述,這些真假條件,難免會引起讀者無限想像,這些人事物是否為真?這是不是訴說著作者的本身呢?我也猜測著,失眠、憂鬱症都是陳雪本身有的症狀;然而「博愛」也是陳雪本身的個性。
自傳式寫作
《陳春天》有強烈的自敘體色彩,讓我印證了其他小說的真實性,如果這些情況為真,那陳雪的一生真得很精彩,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,在其他作品中,她也最常描寫情人,每個都很特別,有一個男人喜歡聞經血的味道,其實滿噁心的。
《陳春天》刻畫了許多醫院的場景,醫院的一切也浮上的腦海,我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卻幾乎每年都會進出醫院,先是父親生病過世,接著爺爺生病,身邊的親人生病、過世,母親也因為罹患癌症住進醫院,曾在裡頭照顧她一小段時間,加上後來她在工廠滑倒,又住進醫院,母親也是命運坎坷,對於醫院有很深刻的印象,甚至周遭哪裡可以買吃得都很了解,曾經我同學表示過他從來沒有遇過親人生大病,所以他幾乎沒去過醫院,才了解原來我是如此頻繁的進出醫院,而我遭遇的親人病痛也超乎我同學的想像。
陳春天其實也是一位很有感情的人,只是表達感情的方式與一般人不一樣,她想討好自己的家人,只是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法關心他們,才提供最實際的金錢給予家人,現實中許多人也會與她一樣疑惑親人、情人到底要些什麼?體貼與關心常需要在小處著手,我的阿嬤每日的招呼語就是課本招呼語,你吃飽沒?有穿暖嗎?奇妙的是她不管任何的時間點都會問我吃飽沒?早上十點吃飽沒?下午兩點吃飽沒?我也思考她在問我那一餐?回答吃飽了,就是甲飽就好;回答還沒,就會回答怎麼不去吃?飯桌有飯有菜,緊去吃。始終覺得阿嬤像是機器人,重複性的問題,答案也很一致,我疑惑阿嬤是否關心我們這些孫子呢?我的外婆就很有變化,我的堂哥們怎樣了、阿嬤對我好不好、去大伯的工廠有沒有很多事情等等,外婆相對貼近我的生活。
看著陳雪書寫自我,只能以「欽佩」兩字表示。畢竟這些題材血淋淋的呈現在讀者面前,如果是我,我必定掙扎許久,如果是我必定選擇隱姓埋名地書寫這一切,這一切呈現在眾人面前過於赤裸,過於不堪,但是另一個角度想,是否就是藉由書寫達到安慰自己的效果,是否呈現在眾人面前比自己默默接受這一切來得好?書寫可以幫助自己審視過去,也檢視自我的身心靈,一個人的時刻總是會想很多,但是想過了想通了,就是重生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