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鷺鷥與我〉選自《不要跟我說再見,台灣》,是作者徐仁修先生花了四個月時間,在野外整理的圖文報導,徐仁修先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人,致力於生態保護,作品大多和生態文學相關,也撰寫過一些技術文書。

作者對待鷺鷥時,親近的態度,文中敘述的攝影觀察,也以不打擾鷺鷥為優先考量,我覺得對待動物就應該是這樣,不能像不肖的攝影家,利用不人道的方式活捉動物拍攝,自然觀察就應該與自然共處,盡量以不打擾大自然的方式進行,那樣所寫得才是自然觀察。

〈鷺鷥與我〉大綱

描述作者觀察大安溪河口北側的一群鷺鷥鳥所發生的事情,作品分為12個小標題,先簡要說明這群鷺鷥鳥後,第一個標題為觀察台,敘述作者攜帶觀察台的草圖到安田村找一位承包商搭建,剛開始說好得工程,搭建時卻不是這麼回事,特別是徐仁修強調要在林外作好會發出巨響的工程,承包商感到詫異這個人不談價錢,卻著重這件事情;第二個標題主角,正式介紹他所觀察的鷺鷥鳥,他還一一取名;第三、四、六標題楚留香、小偷、小寡婦,介紹他為何將鷺鷥取這樣的名字;七、八、九分別敘述遭逢了一場大雨,如何在雨中求生以及如何脫困;第十武器,則是作者想解救一隻幼鶵,反而被鳥屎攻擊,第十一習飛,鳥兒開始學習何飛行,經歷大風大浪,鷺鷥鳥終於開始了嶄新的旅程;最後第十二告別,作者紀錄的工作也告一段落,也離開這片林子,也得知這裡即將被某議員開發,心理無限感慨。

為動物命名

作者在文中替動物取名字,就好像我們人類擁有名字的意義,辨別「我」、「你」、「他」的不同,作者或許是認為每個動物都是獨一無二,不能統稱為「鷺鷥」,應該有所區隔,這物種外表也是與人類一樣,有許多變化;或者是作者想要更加親近這些鷺鷥,所以就如同寵物一樣,都幫他們取了一個名字,藉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。

文中的台包工代表了世俗的商人,以金錢來衡量一切價值,但他之後再度上山找徐仁修,表示他仍有職業道德,自己所使用的材料是舊材料,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了一條人命?因此上山關心,而作者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?對於作者的攝影照,他覺得一定是可以賺錢!不賺錢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做?不然他到底來幹麼的心態,知道是賺錢後,他覺得他這樣很好賺呢;他們兩者的差異,已經是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不同,一個人總認為一定是這樣時,就很難改變他。

結尾處的農地變更開發案,每塊土地都有自己的生態環境,改變原本生態就是破壞了自然,當破壞已經造成時,我們應該去試著栽種適合的植物,我覺得台灣土地肥沃,平地已經有許多農田,在山地開發農田,不這般洽當,因為水土保持是一個問題,且有些山頭根本被建商拿去蓋山中別墅,農地多大就可以蓋農舍,變成有錢人的樂園,開發山上的資源,不如想辦法改善平地的農田。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